经管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资讯来源:经管学院发布时间:2017-12-11点击数量:3

经管学院2017届会计系和国际物流系共有13个毕业班,毕业生人数为560人。是学院近几届中班级最多,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届。可谓人数多,基数大,就业难度大,三位毕业班辅导员均无就业工作经验,加之整体社会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困难重重之下,我院在严玉康院长的领导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到2017年8月25日,就业率为99.46%,签约率为98.93%。就业率和签约率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我院规模大、学生多,就业压力大,每年的就业季都成为毕业班辅导员的“高压季”,每月一次的就业推进会,都是毕业班辅导员最有压力的时候,但这也给了我院辅导员团结一致向前的动力。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工作一直是我院的重点工作之一,从学院领导到辅导员以及所有专兼职教师,大家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最终我们的就业工作才取得了令我们满意的好成绩,现将2017年的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院齐心共抓就业

我院一向重视就业工作,从2012年开始,我院就把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工作作为院务重点工作之一。学院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严玉康院长任组长,亲自主持和召开两周一次的毕业班辅导员工作例会,全程参与,全面了解和督促就业工作进展,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我院将就业工作明确写进了学院2017年工作计划,按计划分阶段逐步实施。从学院领导到辅导员以及所有专兼职教师,大家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不仅主动联系实习单位,给学生推荐工作,更是不辞辛苦,走访学生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切实的就业指导,对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在院长的领导下,全院齐心共抓就业,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二、学院重视有效沟通,共同保证就业进展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工作上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很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都是沟通不畅引起的,在就业工作中,有效沟通特别重要,学院非常重视有效沟通,保证就业进展。我院根据《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考核办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多次召开毕业班就业实习动员大会,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解决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用人单位传递的就业信息,我们及时发送给辅导员,同时也要求辅导员推荐应聘的学生一定要及时反馈给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并定期召开专业课教师和毕业班辅导员对接会,针对实习指导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我院还针对各班就业情况以及辅导员工作完成进度,实行工作考评与奖励。定期公布各班就业率,调动各班学生就业积极性。

我们还鼓励学生党员先行示范,带动一部分学生先就业,并适时给其他学生提供就业资源。辅导员也利用班会或者小范围谈心,让学生树立就业危机意识,逐步强化“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并积极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让学生在学历与证书相对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能借助于家庭的帮助找到就业的出路。

    三、校行企联动齐发展,深度合作共育才

(一)重视校企合作

我院一向重视校企合作,已与上海欣海报关公司、上海市代理记账行业协会,上海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上海诚丰财务公司,上海经隆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校行企联动,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我们也欢迎企业来我校进行专场招聘会,通过企业宣讲,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通过面对面的面试,企业也更详细的了解学生,选拔企业储备干部及所需人才。去年10月25日,我院在南511举行了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专场宣讲招聘会。欣海报关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等五人来校进行宣讲招聘面试,100多名2014级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了招聘会,招聘会后与30余名毕业生达成实习意向。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经管学院自2016年9月起和欣海报关公司合作,试点现代学徒制。经过层层选拔,20名2014级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脱颖而出,入选现代学徒制班。期间,欣海报关公司为学生举办了8场讲座,10场主题参观,每位学生配了一位带教师傅,手把手的教学生各种操作。  今年的4月26日,我院报关专业首批“现代学徒制”班结业典礼在上海欣海报关总部举行,我院院长严玉康、副院长李杰、学工办主任许小梅、辅导员吴娟娟、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领导及带教师傅与学生共28人参加了结业典礼。经管学院与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初见成效,取得圆满成功,相信学校服务企业、企业服务社会、促进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的合作理念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整合资源,培养合作的实践型人才的道路会走的越来越远。

2.产教研校内实训基地

为给学生们搭建校内实习平台,把课堂搬到企业,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会计专业建设,今年5月5日,“产教研-东海诚丰财务中心”揭牌大会在校内实训基地隆重举行,上海诚丰财务公司是行业知名企业,主要从事代理财务咨询、审计和税务筹划。基于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责任,双方达成协议,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共育会计人才。第一批20名学生从5月份起开始在诚丰实习,目前工作状况良好。

(三)举办大型学院专场招聘会

我院坚持每年的11月初举办报关、物流及会计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进一步开拓就业渠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联系的平台,加大力度促进学生就业。学院专场招聘会,是我院就业工作的特色之一,每年的招聘会都由校协单位牵头,例如会计岗位由上海市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牵头,共邀请上海纯毅财务咨询公司、中瀚石林企业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东亚卓佳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立信诚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近60家中小企业、公司参会招聘,提供了三百余个会计、财务管理等岗位;报关物流岗位由上海市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协会牵头,邀请了中国外运华东有限公司、海连(中国)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上海万历报关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公司参会招聘,提供了二百余个单证操作、报关报检、国际货运操作等岗位。

大多数企业对我院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学院专场招聘会不仅搭建了校协、校企人才共建合作平台,同时也拓宽了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给毕业生和企业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服务,更得到了双方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为了更好的加强以后的合作,我院将持续跟进学生企业面试及录用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排摸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毕业生相关数据分析

(一)从就业率看社会需求量

就业率几乎是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的直观反映。

1

时间

毕业生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2015年

410

408

 99.51%

2016年

514

511

 99.42%

2017年

560

557

 99.46%

如表1所示,我院2017年毕业生560人,相比15、16年学生人数有大幅增加,其中3人因为个人原因尚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外,其余557人全部就业,就业率为99.46%,高就业率与我院狠抓就业率,院长的英明领导及全员上下齐心协力是分不开的,从划分的大类专业来看,物流类专业2017届毕业生有227人,225人就业,就业率为99.11%。会计类专业2017届毕业生有333人,332人就业,就业率为99.7%。可见,从就业率来看,我院各专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需求量较为稳定。

(二)从就业单位性质看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用人单位的性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调查反馈情况来看,我院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从外企、国企(事业单位)、民企、其他等四类来划分(如表2所示)。

2

专业

外企人数

占总人数%

国企人数

占总人数%

民企人数

占总人数%

其他企业人数

占总人数%

物流专业

28

12.44%

12

5.3%

181

80.44%

4

1.7%

会计专业

37

11.14%

18

5.42%

275

82.8%

2

0.6%

我院学生大部分学生就业在民企,但今年和去年相比,外企人数和比率有所提高,只是物流类专业相对口的报关、货代、物流等企业多数属于中小型民企,会计类对口企业除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外,大多也并非专门化的大型国企或外资企业,而是服务于小微企业,所以从这一数据来考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我院各专业中并不一定十分适用。

从用人单位的知名度而言,我院有在欣海报关有限公司、美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中国招商银行、中国外运物流有限公司,上海立信事务所、青瑞税务师事务所、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东昌路支行、上海代理记账协会、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上海中豪会计师事务所等世界五百强企业或行业内知名企业工作的毕业生7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92%。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起点较低,无法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较,所以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很难看出市场竞争力的真实性。

(三)从个人发展空间看毕业生就业层次。

毕业生的个人发展空间包括专业对口率、从事工作岗位、工作稳定性等。专业是否对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就业质量的高低。从我院两大类专业来看(如表3、表4所示)

3

专业

专业总人数

专业对口人数

专业对口率

物流类专业

225

199

88.44%

会计类专业

332

289

87.04%

4

专业/从事岗位

一线操作人员

基层管理(文职)

其他

物流类专业

189

25

11

会计类专业

282

24

26

物流类专业毕业生有84%,在一线从事单证操作等技术工作,会计类专业毕业生有84.9%在企业从事出纳、审计、财务助理等工作。其他还有从事销售、行政助理、公司客服岗位等,占到我院毕业生总人数的7.8%。就业层次相对去年有所提高。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他们均表示,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能较好地适应,对于业务操作等专业方面的运用也能较快掌握。大多从事一线操作的学生已能独立完成业务。专业对口的学生大多表示了希望能在目前岗位上继续工作的意愿,而部分从事销售、客服等工作的学生在工作稳定性方面欠佳。但总体而言,我院毕业生工作适应性、稳定性相对较好。

(四)从薪酬待遇看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要完全统计我院2017届毕业生薪酬待遇比较困难。我们只能通过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反馈。

5

专业

专业总人数(除专升本、参军、出国)

2000 -2500元(人数/百分比)

2500 -3000元(人数/百分比)

3000元以上(人数/百分比)

会计专业

320

8人

2.5%

132人

41.25%

180人 56.25%

报关专业

224

5人

2.23%

88人   39.3%

131人 58.5%

通过抽样调查会计和报关两个专业学生的薪酬待遇来看,这两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薪资待遇在逐年提高,低薪的比例越来越少,相对“高薪”的比例越来越大,半数以上学生薪酬在3000-4000之间,这与从事行业支付薪酬的逐步性有关。大多物流类行业招聘人才,实习期基本在2500元左右,转正后升至3000-3500元不等,但经过半年至一年工作后,如果各方面业务较为熟练,并能独立完成操作管理的学生,薪酬待遇提升空间较为明显。特别是从事销售类岗位,业务提成比例占到薪金的大部分。从上表可以看出,我院学生作为应届毕业生而言,薪酬待遇较为理想,大部分学生收入均在3000元左右。从个人发展而言,在今后工作中薪酬待遇还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从社会认可度看毕业生质量

衡量就业质量的另一项关键指标就是社会认可度。我院曾与欣海报关公司和上海代理记账协会签订了校企合作仪式,并举行过多场毕业宣讲会和学院专场招聘会。近几年,我院与参加过专场招聘会的大部分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数用人单位每到毕业季都会主动打电话联系我们要求推荐学生。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他们普遍认为我院学生在个人定位、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学生在面试时大多表现得举止稳重,谦虚谨慎,在工作期间更表现出动手能力强、认真负责、勤奋踏实的品质。对于我院学生存在的不足,用人单位提出最多的建议是希望学生加强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针对这些问题,我院也及时对教学计划等做了进一步调整,例如我院长期开展的演讲比赛、德育微课堂,以及近期的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我院还与这些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从今年年初的走访、沟通反馈来看,多数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表示认同和赞扬,认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吃苦、自身定位明确、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还能在学院的安排下继续积极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并有更多的用人单位表示希望与我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接纳更多的毕业生实习就业。

     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外地生源及上海近郊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相对复杂,难度更高;部分学生从事餐饮、销售、营业员等临时性工作,稳定性较差;部分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对于自身定位不够准确,造成频繁跳槽,对工作满意度低下、人才资源浪费等。对于存在的困难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和完善,我们学院也进行了分析和规划。在今后的就业推荐中,我院将一如既往的与上海市货代和代理记账协会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学徒制和产学研一体校内实训基地,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同时我院也将继续加强实训实践课,并以每年学院举办的技能节为契机,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现与企业真正的零距离。

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结束,2018届毕业生已陆续开始实习,我相信经管学院在严玉康院长的带领下,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将做得更好!